明天,2020年高考如约而至。 和往年相同,教育部未雨绸缪,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为高考考生保驾护航。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形势,教育部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强调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严格做好高考防疫、考试安全、考生服务、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针对考前、考中、考后各环节,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高考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不仅报名人数为1071万,比去年增加40万,而且全国上下多了一丝披坚执锐、枕戈待旦的严肃气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每年6月举行的高考被推迟到7月。而当下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在维护高考秩序方面显然需要投入巨大精力。以北京为例,在考前,全体考试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考试过程中,考生全程佩戴口罩,增设一名“副主考”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各考场不使用中央空调。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不少地方的高考考生一直处于线上备考状态,即在网课中开启高考冲刺。没有了以往熟悉的学习环境和备考节奏,考生的考试状态不得而知。因此,2020年高考对教育主管部门是一个重大挑战,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一次全新考验。如果说往年的高考重在考查考生的教学计划落实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那么今年的高考则是对考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以及抗压能力的全面考量。换而言之,能否赢得高考,取决于考生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较好的心理调适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 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高考的确是一场重要的考试,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殷殷期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未来事业的起点。高考在即,固然需要全力以赴,严阵以待,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如临大敌,患得患失。社会各界在保障正常高考秩序的前提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多给予考生鼓励,就是最好的支持;学校层面的出征仪式、家庭层面的烧香拜佛,坦率地说没有实际意义,反倒容易传递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 对于考生而言,今年的高考尽管不同往年,但本质上依然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毕竟之前接受过无数次大考小考,未来还要面临各种考验,没必要在走进考场前思绪太多,战战兢兢。高考看似区别出人生的赢家与输家,其实只是走向未来的又一个节点,因为高考关之后还有专业选择关、就业关、婚姻关、为人父母关等,每一关都是一次历练,人生的价值抑或乐趣即在于此。说到底,高考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稍显特别的仪式,它以考卷的形式给寒窗苦读的年少时光画上句号,再去开启新的篇章。 从这种角度看,跳出高考看高考,从容心态进考场,才是正确的应考之道。还需注意的是,无论是备考、考试还是高考结束,都要有意识地去反思既往经历的得与失,近半年来的内心变化,透过自己波动的情绪去捕捉或沉淀恒定的成长真理,慢慢吸收、消化,在未来路上努力践行,如做好自主管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坚定理想,全力以赴等。互联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育资源,但在无处不在的信息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掌握信息的多寡、一城一池的占有,而是有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自我迭代的能力,能否让自己的大脑因创新而变得与众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从来不是只会做题、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人,而是那种富有创意、信心坚定、自律自强的人。高考之后,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规划职业发展,如何让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相对而言才是考生们需要认真解答的真正难题。高考与其说是一道分水岭,不如说是另一个篇章的开启——那是一个不再凭借分数高低来区别个人能力的世界,而是以综合能力和为人处世方式来区分的世界,一个只要有想法有能力有恒心就会成事的世界。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以高考为起点,将高考作为检验自主学习成色、自我管理能力的契机,哪怕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也要积极奋进,坚定目标,未来依然能够收获精彩。愿每位考生保持专注,心态平和,正确看待疫情,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把高考当作一场成人礼,在从容应考中完成蜕变,长大成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