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指南》,着眼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教育部门和学校职能定位的特点、优势,系统阐释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谁来干、如何干等具体问题,明确了控辍保学、安全守护等九项关爱任务,为扎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日渐引起关注。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人。从数据可知,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仍不能有任何松懈,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需加强儿童监护制度的顶层设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的始发地。因此,必须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强化监护人的责任,逐步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体,以社区、学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监督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 其次,确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为每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特别档案,及时记录他们的学习、心理、生活等行为表现,这样当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出现问题时,既有利于学校及时联系儿童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又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教育。可以确立每一名农村留守儿童与一位教师结对帮扶,明确帮扶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开展个性化关爱。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状况,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困难。 再其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机制。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保障者,政府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来体现的。如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民政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均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对地方政府而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操作性制度。创办高质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寄宿制学校通过营造家庭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的生活更有家庭的“味道”,用师生情、同学情弥补缺失的父母亲情,以此弥补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各地还应探索开设留守儿童关爱室、托管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满足其教育监护需要。 最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服务体系。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支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广泛聘请本地退休教师和英模、劳模等担任爱心使者;在社区建设中融入家庭概念,建立社区关爱联动机制,动员村民委员会整合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活动场所和指导服务机构等。 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只有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携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