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会议培训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组织申报2..
关于做好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组织申报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组织申报 ..
关于做好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公布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举办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举办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评选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公布202..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公布202..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详细  
体教融合 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3-24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admin(管理员)  浏览次数:89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其中明确提出了四个体育方面的概念: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要明确青少年体育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面向青少年的体育,人员覆盖面最广、运动竞技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其次,青少年体育也包含青少年竞技体育。青少年竞技体育,包括专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中青少年时期的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就是潜在的专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竞技体育主体人口,隐藏在广大青少年之中,通过各级各类的竞技体育,产生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因此,加强青少年体育,就是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第三,加强青少年体育,包括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实现体教融合。按照新时代体育运动四个方面的概念,理清体育观念和逻辑,加强青少年体育,需要特别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开辟青少年体育的新方向、新观念和新路径。

青少年体育要不离校不离教

首先,青少年体育的本质是学校体育,是从7岁到22岁的学校教育中的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是青少年提升思想品德、完善人格、学习知识、健康身体的学生生涯体育,是青少年主体人群的体育。青少年主体在学校,教育资源在学校,青少年学习成长经历在学校,成才之路在学校,青少年竞技体育不能例外,必然在学校。因此,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学校,青少年竞技体育要坚持不离学校、不离教育的原则,这是发展青少年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根本原则。过去青少年体育脱离学校、脱离教育的“三集中”办法,集中少数人,集中训练比赛,脱离学校,结果既没有培养好体育人才,又没有学习到文化课知识。

其次,学校体育拥有优厚的教育资源。竞技体育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材、装备、资金都在学校;体育工作人员、志愿者、裁判员、教练员等人力资源相对集中在学校;体育时间资源、课程资源、体育课程体系在学校;体育政策制度资源、教育培养体制资源在学校。学校体育规模大,青少年学生生涯时间长。这都是青少年竞技体育不要离开学校、不要离开教育的主要原因。如果竞技体育离开学校、离开教育,重新投入资源建设另外一套体系,这是体育教育资源和青少年学生生涯的浪费。脱离学校的竞技体育,就是脱离青少年成才的机会和土壤。现在强调体教融合,实际上就是要求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不离校、不离教就是体教融合重要内容。体育离开了学校离开教育,就可能造成体教分离。

第三,青少年体育要按照各学段,明确学生竞技体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方法。不同的学段和学校,青少年体育目标、内容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小学学段的竞技体育目的任务,究竟是健身?是游戏?还是出成绩、出人才?需要明确。过去说“竞技体育小学不出城,中学不出市”。因为小学生一旦出城参赛,需要生活护理,健康保护,安全维护,赛事成本太大。因此,要分别设立学生学段的竞技体育目标任务,方式方法。青少年体育,按年龄分组比赛,如果分组过细,会使得比赛同质化严重。要科学合理地划分游戏、健身和体育,注重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完整性、融合性,统一于全国竞技体育布局之中。避免青少年体育游戏化、健身化,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实际效果。

青少年体育要坚持业余原则

首先,青少年体育的基本原则是业余原则。从解决学训矛盾上看,业余原则就是青少年体育中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训练并重的原则。坚持业余原则,让青少年运动员坚持学业主业,运动为业余副业。不要本末倒置,丢掉主业干副业,既没有练成体育,又误人子弟。学生以学为主,兼顾别样,确保学业有成,成为有用人才。只有以学为主,保证学业有成,青少年体育才能够放心地进行训练,相得益彰。只有保证青少年学业有成,才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体育;才能够不给社会增添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麻烦,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体育运动规律证明,竞技体育也不应该是人的一生的职业。竞技体育从休闲娱乐领域走来,必然决定了体育的休闲娱乐性质和体育非职业性质。非职业化是体育根本精神,也是青少年体育业余化的精髓。

其次,保证青少年学业有成,坚持体育业余原则,充分利用课外校外时间资源,是青少年体育的正确路径。体育有益健康、有利于提高学业水平,不至于学生沉迷电子游戏而学坏。家长和社会非常支持学生体育运动,支持学生有正当的业余体育爱好。体育是增进健康、有益成才的教育,是最有效最有趣的教育方式。从时间资源上看,利用业余时间,体育占用学生课外校外业余时间,是体育教育工作的方向。当前“双减”政策,为青少年业余体育提供了政策支持,要逐步形成新型校外业余体育运动局面,形成新型青少年体育方式。

第三,青少年学业有成,坚持业余体育原则,就必然要求科学训练。用合理的时间量,提质体育科学训练水平。科学训练,在适当的合理的运动时间里,高效率训练和科学训练,能够获取竞技体育较高水平。这是业余原则的另外一个表述方式:业余原则就是科学训练原则。科学训练,发达国家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体育业余原则,要求科学训练,按项目运动规律办体育,要促进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现代化。体育现代化要从坚持青少年体育业余原则开始。

青少年体育不提倡专业队

首先,体育专业队是历史产物,集中资源办专业队的办法已经成为历史。从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层面上讲,专业化是有问题的:一方面垄断资源,限制了大众化和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专业化还对没有练成的运动员就业造成困难;专业化把广大青少年拒之体育门外,造成后备人才匮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小康社会的当下,竞技体育成绩已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体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普遍的生活方式,成为反映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标准,成为大众化的全民运动。专业队垄断体育资源,运动员自身人生生涯发展也被垄断,这种“双垄断”的做法,已经落伍。从体教融合上讲,专业队是造成体教分离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解放生产力,克服“双垄断”,还体于民。要将闲置的优质竞技体育资源向学校倾斜和开放,优质竞技体育场馆要建在学校。

其次,竞技体育的核心是竞赛。专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同场比赛,存在规则上的不公平。专业队肯定比业余队成绩好,这种比赛体系,缺少公平竞争精神。不公平的规则,很难发展好青少年体育,很难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专业化造成的优势,打击了普通青少年参加体育的积极性。竞赛规则不公,反映出制度不公;制度不公,限制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现在,职业体育联赛、贵州村民“CBA”篮球比赛等,已经打破了竞技体育旧格局。青少年体育不提倡专业队,统一在业余条件下进行比赛,形成新的业余体育竞赛制度。公平竞争,全国一盘棋。

第三,职业体育、职业联赛体制已初步形成,竞技体育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职业体育和非职业体育(即业余体育)共同构成了完整全面的竞技体育,不应该继续存在非职业、半职业的专业队。非职业体育体系,青少年业余体育,是构成完整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北京冬奥会有部分项目国内没有开展,有些运动员从国外引进,或者出资派运动员到国外训练,或者高薪聘请外籍教练。这说明国内的非职业体育、青少年业余体育的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充分,后备人才不足。今后,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业余体育经验,坚持青少年体育业余化,构建新型青少年业余体育新体制。

竞技体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课余生活

首先,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体教融合的政策导向。体教融合,最重要的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尽管过去的学校体育中包括了课外训练、学校运动会、校外体育比赛等竞技体育内容,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也明确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竞技体育的内容。但是,由于在制定《条例》时,还没有“竞技体育”提法,所以《条例》中没有明确提出“竞技体育”的表述。这是历史上造成体教分离的缘由之一。过去,对竞技体育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存在着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排斥的现象。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三足鼎立构成主体体育运动。体教融合成为当前和今后体育工作的主要要求,必然要求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既是群众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既要开展全民健身,也要开展青少年竞技体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新时代,学校体育本身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发展竞技体育,改变学校竞技体育滞后现状。

其次,竞技体育以竞赛为主要手段,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学生乐于参与的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竞技体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的,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趣有效的途径。学校竞技体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和竞赛,通过争取优异成绩,获取奖励和荣誉,形成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体现竞技体育教育价值。没有竞赛、没有锦标和荣誉的竞技体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体育。学校竞技体育,不单是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且要体现体育教育的全面价值,要充分利用竞技体育教育价值,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单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忽视体育教育价值,不是体教融合的要求。观念正确,道路才能正确。设立锦标,开展运动项目的学习训练和竞赛,学生通过争取奖励和荣誉而健康成才,这是体育教育成效显著的标志。学校竞技体育,既要有精神奖励,也要有资金物质奖励;既要奖励优秀学生运动员,还要奖励所在学校。学校竞技体育,是青少年自愿自觉的业余运动,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课外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国家应该给予奖励和荣誉。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要为青少年竞技体育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氛围。只有大多数家庭支持学生参加竞技体育,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竞技体育,才能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树立榜样、追随英雄,形成社会良好风尚,展现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奥林匹克主义倡导和谐发展的人生哲学。竞技体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身体、精神、道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同样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方面提升全民健身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体教融合,要把青少年体育运动队建在学校。青少年体育进学校、进课堂、进课余生活,开辟青少年体育的新路径。同时,学校参与国际体育大循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文明互鉴,合作共赢,逐步改变我国学校体育落后面貌,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努力实现学校体育的现代化。




上一条:完善网络法治建设优先保护好未成年人
下一条:筑牢学生心理健康 “防火墙”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常用链接: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
微信公众号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65860
Email:sdsxxaqxh@163.com 鲁ICP备2020042379号-1